4月13日,甘肃省兰州市一煤矿发生二氧化碳突出事故,造成5人死亡、9人受伤。
煤矿有害气体的防治措施知识
矿井中常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硫化氢、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等,通常存在于通风不良的旧巷、采空区和火区附近以及在炮烟、沼气和煤尘爆炸时的风流中,这些气体的浓度达到特定值,就会对人体产生损害,有的还会爆炸危及工人和矿井安全。
矿井里的常见气体危害
一氧化碳
一氧化碳是无色、无味、无臭的气体,微溶于水,能燃烧,当体积密度达到13%-17%时遇火源有爆炸性。人体吸入时,会造成血液缺氧引起窒息和中毒。
二氧化硫
是无色气体,带有强烈的硫磺气味和酸味,空气中浓度达0.0005%即可察觉。有剧毒,遇到水后生成硫酸,对眼睛有刺激作用,作业人员称其为“瞎眼气体”。
硫化氢
硫化氢是无色、微甜、略带臭鸡蛋味的气体,易溶于水,当浓度达 4.3%-46%时具有爆炸性。同时,硫化氢也有剧毒,它不但能使人体血液缺氧中毒,还会对眼睛及呼吸道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,引起鼻炎和肺、气管炎和肺水肿。
二氧化碳
无色无味,密度大于空气,易积聚在矿井巷道底部。开采时,煤岩层中的高压二氧化碳可能突然大量涌出,伴随煤岩破碎抛射,造成撞击伤害或堵塞通道。浓度超过10%可致昏迷甚至死亡。
氨气
氨气是一种无色、有浓烈臭味的气体,易溶于水,当空气中的氨气浓度达到 30%时遇火有爆炸性。氨气有剧毒,会刺激皮肤和呼吸道黏膜,引起喉头水肿,严重时失去知觉,以致死亡。
甲烷
甲烷气体无色无味、无嗅无毒,具有易燃易爆特性,当空气中的瓦斯含量为5%-15%时,遇火就会引起爆炸,对安全生产的威胁最大。同时它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,直接排放会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。
如何预防矿井有害气体事故?
监测预警
务必为井下作业人员配备便携式气体检测仪,作业期间,时刻监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,出现报警严禁进入或立刻撤出。
保时安科技多款便携式矿用气体检测仪,能实时监测矿井气体环境,已成熟应用于国内外煤矿开发等领域,通过不断的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,收获了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。
前期勘测
开采前探测煤层及围岩的气体赋存情况,通过预抽采、释放钻孔降低岩层的气体压力。
完善通风系统
安装主要通风机,设置风门、风桥等通风构筑物,形成完善的机械通风系统;独头采掘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必须安装局部通风机,严禁使用非矿用局部通风机,严禁无风、微风、循环风冒险作业。严禁使用非阻燃材料的风筒。
健全管理制度
矿井要建立通风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通风技术人员和测风、测尘人员,通风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,持证上岗。矿工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,如防毒面具、呼吸器等。
指定应急预案
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,包括疏散路线、救援队伍的组织和物资准备等,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。
及时封闭废弃井巷
废弃矿井和井下废弃巷道要及时封闭,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。
只有让安全真正成为每个企业不可逾越的红线,才能减少悲剧的发生。保时安科技的气体检测仪已遍及全球,为各类企业持续提供安全保护。科学预防,生命至上!让我们共同努力,让每一位走入矿井的工人,都能平安回家。